演练前,组织家长志愿者召开预备会,详细布置演练方案,展开热烈讨论,设计诱导的手段、合适的道具和场景。
家长志愿者按事先设计好的“行骗”方案,在演练活动中与孩子积极互动。
参加演练的家长志愿者谈感受,并叮嘱孩子们要提高对陌生人的警惕性。
我园的法制辅导员北大街派出所张国宏警官对孩子们进行防拐骗的教育。
全程参加演练的家长志愿者感受颇多,都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当前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经不完全统计,在没有受过防拐骗教育的幼儿群体中,被骗机率高达70%。同时,很多儿童被拐骗的真实案例提醒我们:学龄前儿童普遍缺乏防拐骗意识。
为了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切实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和伤害幼儿的安全事故发生,我园与家长、派出所多方合作,开展了防拐骗演练活动。演练前一周,我们召集各班教师和志愿者家长参加了演练工作部署会议,详细布置了演练方案和程序,会上,家长们展开热烈讨论,根据各年龄孩子们的不同兴趣点设计诱导的手段、合适的道具和场景。
4月13日下午3:30分,27位家长志愿者登场了,他们纷纷进入各班及户外活动区域,以不同方式、道具、情节,“引诱、拐骗”班级里的孩子跟着自己走,各班老师则悄悄隐匿起来,观察孩子们的真实表现并进行记录。 “骗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说:“我这里有很多好吃的糖果和好玩的玩具,谁想吃想玩就跟我来”,有的说“老奶奶胃疼,谁愿意领老奶奶去医院?”,有的说“到肯德基免费吃冰淇淋”,更有以新奇的玩具引诱、以选秀为由吸引、以警察叔叔的身份掩护骗取孩子的信任……由于孩子的单纯、善良、警惕性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很多孩子经不住诱惑,很轻易地就跟着陌生人走了,跟随“骗子们”离开自己的活动室,甚至是整个一个班的孩子全部离开,这让我们非常揪心,也更加感到这次演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演练结束后,我们集中全园师幼,请我园的法制辅导员张国宏警官,及时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深刻、鲜活的防拐骗安全教育课。
随后,家长志愿者进入班级,配合教师进一步对幼儿开展防拐骗专题教育活动,教幼儿学习防拐骗儿歌,家长志愿者代表对全园家长进行了题为“防拐骗——家长应尽的监护责任”的教育宣讲。
通过真实情景模拟演练,家长和老师们监护的责任意识更强了。孩子们知道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在爸爸妈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都不能和他们走,也不能被好吃的、好玩的所吸引,跟着别人走,演练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有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有效提高了幼儿的防拐骗意识,掌握了基本的防拐骗技巧,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演练,我们也认识到防拐骗教育还需进一步夯实,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孩子们进行情境式教育,并联动家庭、社会的力量,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评论